這一年來,武陟縣菡香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福軍“四喜臨門”:去年年底,榮獲全國種糧售糧大戶稱號;今年3月初,註冊成立焦作市首個家庭農場;國慶節期間,合作社生產的有機大米擺上了上海、深圳支票借款市民的餐桌;11月底,作為唯一的合作社法人,他被選為河南省現代農業發展促進會副會長。
  王福軍說,合作社的發展勢頭越來越好,“中國夢”和老百姓的“小日子”結合得越來越緊密了。圖為12月6日,王福軍(右二)和巴里島助手們選看準備包裝上市的稻穀。⑤1本報記者 鄧放 攝
  □本報記者胡心潔借貸 黨文民
  十八大以來,河南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加速推進,引領著中原農業固態硬碟爬坡過坎,全力攀登,登上新的制高點。
  糧食總產和農民收入雙雙實現“十連增”;農G2000產品加工從產業化步入集群化,成為工業經濟的助推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蓬勃發展,社會資本競相戀上“鄉村”……傳統農業的新發展啟示著人們:農業的發展既要靠天靠技術,更要靠人靠思路。
  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的號角聲響徹神州大地之時,農業改革不能缺席,在糧食核心區建設的強力牽引下,中原農業將繼續探索、改革、創新,築強“大糧倉”。
  1
  中原糧倉創造“十連增”
  【十連增】河南糧食產量連年創造新紀錄,今年更是頂住旱災、蟲害等多種災害考驗奪取豐收,總產量達1142.74億斤,實現“十連增”的歷史性突破。
  “今年又是好收成,260多畝地,收了40多萬斤糧食,毛收入就有40多萬元。”12月5日,正在給麥苗澆水的滑縣白道口鎮黃村種糧大戶於同勤,向記者坦露了這幾年的種地心得:“我算認準了,把糧食種好,也能有好日子。”
  種好糧食,是河南農民朴素的心聲。作為人口大省、農業大省、中部地區發展中省份,河南要在2020年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勢必首先要解決好自身吃飯問題、農業支撐問題,這也決定了糧食生產核心區在中原經濟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三大戰略中的基礎地位。
  在連年增產的高點上,省委、省政府持續推進糧食核心區建設,制定好政策、提供好服務,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實現糧食穩產高產。
  我省從土地挖潛力,實施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建設工程,將百畝方、千畝方和萬畝方劃定為永久性基本糧田。一年多來,全省整合各類項目資金集中投入到“百千萬”方建設,完善和新建高標準糧田2600多萬畝。得益於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建設工程和一系列機制保障,我省今年再次刷新糧食產量紀錄,書寫了“十連增”的佳績。
  糧食豐收了,種糧人吃虧的擔心也隨之而來。對此,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健全農業支持保護體系,改革農業補貼制度,完善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這無疑為我省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提供了強力支持。
  展望未來,在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的大戰略下,河南農業還將不斷發力,確保實現“到2020年糧食生產能力穩定達到1300億斤”的莊嚴承諾。
  【點睛】在工業化城鎮化加速發展的背景下,在農業資源約束日益嚴峻的形勢下,在農村勞動力轉移速度不斷加快的趨勢中,在各種災害性天氣頻繁發生的環境里,河南糧食生產“十連增”,不僅刷新了歷史上糧食持續增長的年限,也鑄造了改革開放以來我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最突出的亮點。——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永蘇
  2
  集群發展龍頭掌勺“國人廚房”
  【集群發展】目前,全省規劃發展的農業產業化集群達320個,涵蓋了米(面)品、肉品、乳品、果蔬等12個大類。集群式發展不但打造出一批“國人廚房”掌勺者,更成了農民增收的助推器,集群內各級龍頭企業共帶動農戶1330萬戶,戶均增收2179元。
  10月份出爐的2013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河南“首富”寶座的易主引人註目:開中國速凍食品先河的三全食品集團陳澤民家族第一次登上河南首富的寶座,這也是“農”字號企業掌門人首次榮膺河南“首富”。
  此前,雙匯國際以71億美元收購美國史密斯菲爾德公司的新聞,更為河南“農”字號企業註入了強心劑。
  農企,一向被視作“微利”“弱勢”,河南農企為什麼能夠展現出如此奪目的風姿?
  在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的進程中,省委、省政府創新發展思路,轉變發展方式,借鑒工業集聚區發展模式,把工業的產業集聚與農產品加工業的產業化結合起來,打造“全鏈條、全循環、高質量、高效益”的農業產業化集群。
  變單打獨鬥為握指成拳,變靜態孤立為上下聯動,產業化到集群化這一步,對農產品加工業無疑是一次質的飛躍。
  鄭州三全公司就以此為契機,黏合了40餘萬農民,每年為企業提供糯米、麵粉、花生等農副產品原料35萬噸。豐富、優質的原料和配套的運輸、物流體系,大大拓展了三全產品的升級能力,以其為龍頭的冷凍產業集群,為“國人廚房”提供了愈加豐富的選擇。
  思念、雙匯、華英、雛鷹……在集群化發展的過程中,這些名企搖身變為巨型龍頭企業,在引領農民種植、養殖等方面推動著整個河南農產品加工業快速發展,成為“國人廚房”“世界餐桌”的掌勺者。
  【點睛】加快發展農業產業化集群,是適應農業產業化經營新階段的需要,對於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質量和效益、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統籌城鄉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河南工業大學經濟貿易學院教授李銅山
  3
  深化改革培育農業發展新勢力
  【職業農民】新型職業農民,新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新資本“下鄉”,中原農業在改革發展熱潮中迎來了一批批新力量。目前全省農村土地流轉面積2824萬畝,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積的29%;農民專業合作社達6.5萬個,種糧大戶及家庭農場15538家。
  有一種農民叫新型職業農民,他們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10月28日,夏邑縣52名農民成為我省首批獲認證的新型職業農民。破土而出的新型職業農民,蓬勃發展的農民合作社、種糧大戶和家庭農場,共同構建著我省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回答著“明天誰來種地”的追問。
  站在糧食產量和農民收入兩個“十連增”的歷史新起點上,我省糧食核心區建設面臨不小壓力:糧食連年增產,一年比一年任務重,一年比一年形勢難;農民工資性收入增長空間不大,急需從農業經營收入上挖掘潛力。
  面對壓力迎難而上,省委、省政府通過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不斷創新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打造現代高效農業。
  農民把土地存入“銀行”賺錢了。11月14日,在內鄉縣王店鎮石橋村的土地銀行,經過三輪競價,劉倫義以每畝300元的租賃費擊敗其他三位競爭者,拿下了600畝煙田的種植權。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創新土地流轉機制,土地銀行是非常好的載體,內鄉縣大膽展開了土地銀行的嘗試,全縣村級土地銀行已有39家,零存整貸的土地銀行不僅增加了農民收入,激發了土地潛能,而且吸引了大批社會資本投入農業生產。
  在農業這個傳統產業中,河南正以開放的姿態,優惠的政策,創新的探索,吸引著越來越多有識之士和新生力量加入。
  【點睛】我省農業、農村發展已進入重要轉型期,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日益增多,需要我們加快推進新型農業現代化進程,著力破解制約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難題,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共享農村改革紅利。
  ——省農業廳廳長朱孟洲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在改革的旗幟引領下,河南正滿懷信心地行走在不犧牲農業和糧食生產,不犧牲生態環境,工業化、信息化、
  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協調同步科學發展的大路上,深化改革將會更加促進糧食核心區建設,為“四個河南”建設夯實基礎。③12  (原標題:糧食核心區築強“大糧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q56oqlex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